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长寿资讯 >> 长寿资讯 >> 关注长寿 >> 正文

重庆长寿区简介|长寿区简介

我要评论  2014/3/23 21:49:16   编辑:长寿网  浏览次数:
[导读]:长寿地处重庆腹心,襟长江而临主城,居渝东而挟三峡,古属巴国枳邑,原名乐温县。因县民多高寿,于公元1363年改置长寿县。1959年4月,由涪陵专区划归重庆市。2001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长寿县,设立重庆市长寿区。长寿幅员面积1423.6平方公里,人口90万,辖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

       长寿区为重庆市辖区,位于重庆市境中部,东经106°49′-107°27′、北纬29°43′-30°12′。东南与涪陵区接壤,西南与渝北区、巴南区为邻,东北接垫江县,西北与四川省邻水县相接。辖区南北长56.5千米,东西距57.5千米,总面积1423.62平方千米。总人口91.6万人(2011年末)。

重庆长寿区简介|长寿区简介

  长寿地处重庆腹心,襟长江而临主城,居渝东而挟三峡,古属巴国枳邑,原名乐温县。因县民多高寿,于公元1363年改置长寿县。1959年4月,由涪陵专区划归重庆市。2001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长寿县,设立重庆市长寿区。长寿幅员面积1423.6平方公里,人口90万,辖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
  长寿作为规划中的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大城市,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仅40分钟车程,是重庆陆路的交通枢纽和长江上游的重要港口,是重庆特大城市经济社会资源向三峡库区辐射的重要中继站。渝长、长涪、长梁三条高速公路在长寿交汇,渝怀铁路在境内设有客、货运编组站,长江黄金水道绕城而过,万吨级船队常年可通江达海。长寿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天然气储量3700亿立方米以上,为发展天然气化工提供了优越条件。境内有1江、2湖、3河、13溪,建有水电站30座。其中,国家“一五”重点工程狮子滩发电站是新中国自行开发建设的第一座梯级水力发电站,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长寿湖水面65平方公里,常年蓄水10亿立方米,有大小岛屿200多个,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物产资源】 
  长寿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区域内植物、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森林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为主,1000余种植物中有水杉、银杏、月桂等珍贵树种。森林覆盖率21.73%。全区有栽培植物380多种,主要是水稻、玉米、小麦、红薯四大类,尤以水稻居首。除粮、油、蔬菜等农作物外,还沙田柚、夏橙、枇杷、葡萄、茶叶、蚕桑、榨菜等名优经济作物,有“沙田柚之乡”“夏橙之乡”的称号。动物218种,包括一类保护动物中华鲟、白鲟、胭脂鱼,二类豹,三类长江鲟、红腹锦鸡、灵猫、獐子等。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开采价值的矿藏有20多种,其中天然气储量达3000亿立方米,是全国已探明的大天然气田之一,天然气净化输出量占全国的42%。煤炭4598万吨,优质白云岩10亿吨,特优级石灰石20亿吨,厚层岩盐数十亿吨,沙金、硫铁矿、黄铁矿、铝土矿、钾矿、石膏等储量颇丰。
  长寿江河纵横、水网密布。有一江、二湖、三河、十三溪,107座水库。江河水能蕴藏量18万千瓦,可开发量达95%;现建有水电站30座,年发电量10亿度。地下水出露泉眼117处,储水量1.2亿立方米,其中石堰干坝村碳酸盐多元素复合型优质饮用矿泉水,日流量达150立方米。
  现有古代遗址18处,古墓葬66处,古建筑85处,石刻及石佛寺2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处,旅游点30余处,其中著名的有: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长寿湖风景区,千古一帝秦始皇为表彰巴寡妇清为国采矿炼丹之功业而修建的“女怀清台”,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汉代长江北岸赤甲山古战场,唐初永安县治地阳关城遗址,宋代佛教建筑东林寺古刹;极具开发价值的自然风景区有:古树参天、竹荫如海的黄草山,茶梯摩云、溶洞如宫、峰奇石秀、水净天清的明月山,寿星迭出、文化深厚的罗围山,仙风盈谷、飞瀑湍流、鱼肥果鲜的三洞沟,驼峰崔巍、昼化莲台、夜举圣灯的菩提山,更有闻名于世的御临河畔生物进化活档案“长寿化石村”等。
  【行政区划】
  长寿区幅员面积1423.62平方公里,总人口906343人。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凤城街道办事处、晏家街道办事处、江南街道办事处、渡舟街道办事处),14个镇(但渡镇、邻封镇、长寿湖镇、云集镇、双龙镇、龙河镇、海棠镇、云台镇、石堰镇、葛兰镇、新市镇、八颗镇、洪湖镇、万顺镇),228个村,2512个村民小组,25个居委会,152个居民小组。
  长寿已初步形成主城区为中心,晏家组团、渡舟组团和江南组团众星拱月、中心小城镇有机结合的组团式、网络化的城市格局,是重庆市承接主城都市发达经济圈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圈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人口分布】
  2012年末,全区户籍总户数302114户,总人口90634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9849人,农业人口626494人;当年出生人口8190人,当年死亡人口548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6‰;流入人口26417人,流出人口180469人;全区年末常住人口752291人。
  【历史沿革】
  长寿历史可追溯到遥远的原始时代。1980年发现长寿地区长江两岸沿江台地上,有距今4000年~1万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4处。研究表明,在距今4000多年前,长寿地区土著居民依山傍水,居住于洪水线以上,进行原始的渔猎和锄耕农业。手工业以制陶为主,原始纺织业开始出现。这些先民聚居生活,形成零星村落,已进入氏族社会。据史籍记载:巴国先民“其属有濮、、苴、共、奴、、夷、之蛮”,其中濮等蛮曾居今长寿一带,为创造原始的先巴文化作出了一分贡献。
  至夏、商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约公元前22世纪末~约公元前11世纪),巴族陆续进入川东地区涪陵、长寿等地,夏族亦相继进入,互相斗争、融合,在先巴文明基础上辛勤劳动,为建立以部落联盟为基础的奴隶性国家和创造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及丰富地方内涵的巴文化作出了一分贡献。
  据《尚书·禹贡》、《尔雅·释地》、《周礼·职方》、《晋书·地理志》等史书记载,今长寿地区在唐虞夏时,均属梁州,殷周时属雍州。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殷建立巴国,“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巴国极盛时期,其疆域“东至鱼复(今重庆市奉节一带及湖北省西部地区),西至僰道(今四川省宜宾地区及沪州市),北接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安康地区),南极黔(今重庆市黔江区、贵州省东北及湖南省西北一带)、涪(今重庆市涪陵区及贵州省北部地区)。都江州(今重庆市)”。《华阳国志·巴志》:“巴子时虽都江州,或治垫江(今重庆市合川区),或治平都(今重庆市丰都县),后治阆中(今四川省阆中市),其先王陵墓多在枳(今重庆市涪陵区)”。清康熙、民国《长寿县志》均记载“上自乐(洛)碛(今重庆市渝北区境),下迄丰都(今重庆市丰都县),皆枳地”。是时,今长寿县地属巴国枳地。
  周显王三十年至四十年(公元前339年~前329年)之间,楚威王更元元年(公元前339年“使将军庄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占领巴之国都枳(今重庆市涪陵区)。是时起,今长寿地入于楚国。
  战国周靓慎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遣张仪、司马错灭蜀取巴。周郝王元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秦置巴郡治江州县,辖江州(今重庆市)、垫江(今合川县)、阆中(今阆中县)、江阳(今沪州市)、枳县(今涪陵市)、朐(今云阳县)等6县。枳县疆域含今丰都、涪陵、武隆、南川、长寿、垫江(一部分)、綦江等县,县治在涪陵枳里乡。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23年)属益州刺史部巴郡枳县。汉灭秦后,楚汉相争,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仍置巴郡,同年置涪陵县于彭水。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巴郡属益州刺史部,郡江仍为江州县。旧《长寿县志》“汉兴巴郡,得县十一,枳(排列)第三,属益州”,“故城,今涪陵县西(枳里乡)”。
  王莽新朝(公元9年—24年)时,置巴郡辖11县,枳县仍置。
  东汉(公元25年—220年),属益州刺史部巴郡枳县。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6年)废王莽新制恢复西汉建制,仍置巴郡辖11县,汉和帝永元一至十六年(公元809年—104年)置巴郡辖14县,汉末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将巴郡一分为三,垫江以北为巴郡,江州至临江为永宁郡,朐至鱼复为涸陵郡,史称三巴。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永宁郡复称巴郡,析涪陵县置巴东属国校尉(郡级政区),巴郡治江州县,辖5县。上述变化,均有枳县之置。此期间枳县之变化,据《后汉书》永元二年(公元90年)“分枳县置平都县(今丰都县)”,枳县治迁至今涪陵市中区。
  2001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

扫一扫,用手机看资讯!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到: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忘记密码

注意:遵守《互联网资讯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广告性质的评论会被删除,相关违规ID会被永久封杀。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此刷新!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