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长寿资讯 >> 长寿资讯 >> 今日长寿 >> 正文

“长寿兄弟”李祥宗:“哥老大,我也很想你”

我要评论 来源:长寿新闻网  2015/5/5 17:29:14   浏览次数:

      长寿新闻网 记者 徐媛 李秋晨

      “李叔,这些年你过得好吗?弟弟妹妹们过得怎么样?”5月3日中午,干滩村村民李祥宗接到来自广西的电话,打电话的人正是李兰。双方将信息一核对,确认了彼此就是失散已久的亲人。李兰体贴的问候,让李祥宗笑中带泪……

      李祥宗挂了电话,忍不住想起了“哥老大”李春明——两兄弟相貌相仿、身高相近,年轻时哥哥更壮实,见过他俩的人一眼就能认出他们是兄弟。然而直到80年代初期,李祥宗都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位血脉至亲。

      一封来信

      李祥宗出生在1943年的干滩村,后来又添了一弟一妹。家中并不宽裕,他读书都是断断续续的,最终小学也未毕业。

      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弟弟妹妹熬不过饥饿离世。1962年,父亲也因贫病交加去世,剩下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从李祥宗记事起,家中一直对母亲娘家讳莫如深。父亲去世后,母亲罕见地提起了娘家,说到老家江津的时候,她欲言又止,最后答应李祥宗“去找外婆”。然而,半年后,母亲最终还是在心力交瘁中去世。

      19岁的李祥宗啃过树皮、挖过草根,艰难求存。1965年,他应征入伍,成了一名义务兵。4年后,光荣退伍,回家成婚,当起了农民。之后十几年十分平静,他有了3个儿女,一边务农,一边在附近的瓦厂帮工,以此养家。

      “李祥宗,这里有一封你老汉的信……”李祥宗记不得具体是哪一年哪一天,只知道是3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那天是农忙,偏偏瓦厂活也多,他正心里焦急,却被这封突如其来的信弄得摸不着头脑:父亲从不通信,去世近20年,哪里来的信?

      信来自江津,写信的人名叫李春明。奇怪的是,李春明在信中只与父亲简单寒暄,却更关心母亲,问候母亲的生活,聊了他的近况,字里行间满满的孺慕之情。让李祥宗更惊诧的是,他称呼自己的母亲为“母亲”!

      兄弟相认

      李祥宗心中存疑,向同族的老人问缘由。刚开始,长辈们支支吾吾,后来才告诉他:“你母亲曾在江津结过婚,前夫死后。她认识了你的父亲,两人打算结婚,你父亲考虑到家中负担,不同意她将与前夫生的儿子带来……”

      李祥宗这才明白,他在江津还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哥哥。想通前因后果,他突然对“家中禁忌”、“母亲的欲言又止”都理解了。李祥宗和家人商量后,决定过了农忙便去寻找哥哥。几个月后,李祥宗倒车换船,又找人带路,用了整整两天时间,找到了信封上的落款地址香草村。

      “我一看到他,就晓得他是我哥!”李祥宗到达香草村时,有人正在喂牛,他一眼便认出是失散已久的大哥。李祥宗介绍了自己,李春明也是又惊又喜,兄弟相认又有一番叙话。李春明极力挽留,李祥宗便在香草村住了下来,兄弟俩一起劳作,去江津李家认亲,去外婆家拜访。

      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一个月眨眼而过,李祥宗启程回家。

      再次断联

      离开前,两兄弟约定一生守望互助,要常来常往。因为当时交通不便,两人就打算多多通信。他们识字不多,李春明让侄女李兰代笔,李祥宗也让女儿李榕代笔。

      于是,李祥宗回家后,最期盼的便是邮差。一封封信件带来了江津的消息,大舅退休了,三舅在湖北,李兰学习工作都很顺利,李春明忙得早出晚归,但仍旧孤身一人……

      在李祥宗和家人的要求下,江津的亲人们也曾到长寿小住,而李兰也在其中。一来一往中,双方的感情更深了,不仅仅是李祥宗和李春明的血脉亲情,李兰和李榕等小一辈的感情也十分亲厚。

      又过几年,李兰前往广西工作,李榕出嫁,加上通讯方式单一,两人的联系便断了。

      李祥宗坐在家门口,指着前方道:“小兰说的砖厂就是原来的瓦厂,现在变成了荷塘。后来修的新房子变成了老房子,但那间土坯房还在,总想着哥老大有一天再来长寿……”

      联系中断后,“江津大哥”近况如何?两兄弟相认,如何再续别情?事件后续如何,请继续关注本报报道。

扫一扫,用手机看资讯!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到: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忘记密码

注意:遵守《互联网资讯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广告性质的评论会被删除,相关违规ID会被永久封杀。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此刷新! 查看评论